亿纬锂能董事长:除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二线电池企业没有资格“卷”,只能共生死【附动力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2024-05-24 【 字体:大 中 小 】

3月17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分析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时,犀利指出:“2023年的行业数据,有一个清楚的逻辑,动力电池领域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强的格局是非常显著的。除了市场份额外,更重要的是两家企业赚钱了,其后的兄弟们各有各的优势,目前各有各的难处。”
但刘金成却认为,正因为这样一个格局,动力电池行业从此进入到理性良性发展的新阶段。“这样一个格局让从业者认识到,我们这个行业的特征是你想卷(杀价格战),但是你没有资格,你卷不到。前面两个老大,谁卷得到比亚迪?谁卷得到宁德时代?下面的弟兄们只能共生共死。”
因此,刘金成认为,二线电池企业,应该回归到行业最本质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提高技术和质量水平。“杀价格战是没有前途的。我个人认为,很多公司其实还是没有做好的。做好了往前跑,做不好的逐渐下去。”
回看动力电池锂电池行业竞争格局情况
——企业竞争梯队
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第一梯队企业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其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占比超过20%;第二梯队企业有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等,其市占率在1%-10%之间,第三梯队企业有多氟多、捷威动力等,其市占率在1%以下。
——企业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披露的数据,2022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市场份额占比均在5%以上,其余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均在5%以下。其中宁德时代市场份额占比为48.2%,是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龙头企业,比亚迪和中创新航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3.5%和6.5%,较2021年均有提升,但与宁德时代差距仍较大。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披露的数据,2023年1-11月,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排名前三的企业依旧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市场份额占比均在5%以上,其余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均在5%以下。其中宁德时代市场份额占比为42.9%,是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龙头企业,但其市场份额占比较2022年下降。比亚迪和中创新航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7.8%和8.8%,较2022年均有提升,但与宁德时代差距仍较大。
——动力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EVTank、海融网、电池网、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等从我国动力锂电池企业产能、销量、出货量、主要客户等方面布局情况,评选出了“2022年度中国锂电池行业动力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其中综合竞争力最强的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欣旺达、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瑞浦兰钧、正力新能等企业也位列前十。
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已从过去“少电、缺电、贵电”转换到如今的电池产能过剩。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一路狂飙后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预计到2025年,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为1000GWh-1200GWh,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h。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承载‘双碳’战略重要使命的动力电池,正成为世界新旧动能转换和汽车消费复苏的顶梁柱。未来5年到10年,全球降碳减排进入攻坚期、窗口期,对动力电池产业交付效率和交付品质都将提出更高要求。在曾毓群看来,动力电池行业已迈入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新阶段。他认为,动力电池产业的前半程,已经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动力电池产业的后半程,是引领市场需求,从有到好,与产业一起迈向高质量跃升发展的新阶段。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部:加快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等配套制度的制修订工作


《哪吒2》票房破90亿背后:盗版产业链猖獗谁在吞噬国漫的血汗钱_电影_正版_周边


海南现“出岛难”,难在哪儿?


外观更加犀利 岚图FREE 318将于6月14日上市


2024年2月6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鲜食玉米价格行情


东吴证券3月策略:配置以成长为主 兼顾红利(附3月十大金股)


总金额391亿 两大光伏龙头签订高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盘后公告集锦


厘清问题,促进网络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


博亚精工 高速精密轴承研究尚处于早期研发阶段


2024年1月29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大枣价格行情


FPG:隔夜市场消息及数据汇总


银华基金焦巍追涨杀跌 在管银华富裕主题三年亏74亿收管理费6亿


美元遇风险跌落!鹰派国家定价受欢迎 加元、澳元登场表现亮眼 人民币中间价再上调179基点


4月2日基金净值:博时汇悦回报混合最新净值13457


2025年4月2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调整


2025年5月5日南宁农产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价格行情


4月29日华海转债下跌009%,转股溢价率1554%


呼吸机召回风波逐渐消散 飞利浦(PHGUS)前两大股东相继增持股份


能早勿晚 宏观调控抢的不只是时间


351家公司获机构调研(附名单)
